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是电力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电缆线路运行的安全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今天贵州电线电缆简单向大家介绍电力电缆运行与维护中的有关问题。
一、电缆线路的特点
电缆线路是指采用电缆输送电能的线路,它主要由电缆本体、电缆中间接头、电线路端头等组成,还包括相应的土建设施,如电缆沟、排管、竖井、隧道等。一般设在地下,也有架空或水下敷设。
与架空线路相比,电缆线路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①不受自然气象条件(如雷电、风雨、烟雾、污秽等)的干扰
②不受沿线树木生长的影响;
③利于城市环境美化;
④不占地面走廊,同一地下通道可容纳多回线路;
⑤利于防止触电和安全用电;
⑥维护费用小。但也存在以下缺点;
⑦同样的导线截面积,输送电流比架空线的小:
⑧投资建设费用增大,并随电压增高而增大;
⑨故障修理时间也较长。
目前中压配电线路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电线线路:
①依据城市的规划,繁华地区、重要地段、主要道路、高层建筑区及对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者;
②架空线路走廊难解决者;
③供电可靠性高或重要负荷用户;
④风景旅游区;
⑤沿海地区易受热带风暴侵袭的主要城市的重要供电区域;
⑥电网结构或运行安全的需要;
⑦负荷密度高的市区。
二、电力电缆的试验与验收投运
电力电缆除进行交接试验和预防性试验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进行绝缘试验,以鉴别检查施工各环节的电缆质量和工艺质量。敷设前在电缆盘上进行试验以鉴别电缆好杯;敷设后、敷设前进行试验,以鉴别敷设中电缆有无损坏;电缆头施工完毕后进行试验,以鉴别电缆头的质量;电缆检修前后进行试验,以鉴别检修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1)电缆应排列整齐,电缆的固定和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有关规定,电统应无机械损坏,标志牌应装设完整、正确、清晰。油浸纸绝缘电缆及充油电缆的终端、中间接头应无渗漏油现象;
(2)电缆沟及隧道内应无杂物,电缆沟的盖板应完整,隧道内的照明、通风、排水等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3)直埋电缆的标志桩应与实际路径相符,间距符合要求。标志应清晰、稳固、经用;(4)水底电缆线路两岸、禁锚区内的标志和夜间照明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贵州电线电缆线路运行注意事项
(1)不要长时间过负荷运行或过热。因此,不要忽视电缆负荷电流及外度温度、接头温度的监测;
(2)电缆线路馈线保护不应投入重合闸。电缆线路的故障多为久远性故障,若重合闸动作,则会扩大事故,威胁电网的稳定运行;
(3)电缆线路的馈线跳闸后,不要忽视电缆的检查。检查电缆路径有无挖掘、电线有没损坏,应通过试验进一步检查判断;
(4)直埋电缆运行检查时要注意:电缆路径附近地面不能随便挖掘;电缆路径附近地面不准缩放重物、腐蚀性物质、临时建筑;电缆路径标志桩和保护设施不能随便移动、拆除;
(5)电缆线路停用后恢复运行时须重新试验才能投入使用。停电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重新投入运行前,应摇测绝缘电阻,与上次试验记录相比不得降低30%,否则应做耐压试验;停电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则须做面压试验,试验电压可为预防性试验电压的一半;停电时间过试验周期的,须做预防性试验。
四、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
1.负荷监视。一般电缆线路根据电缆导体的截面积、绝缘种类等规定了至大电流值,利用仪表测量电线线路的负荷电流或电缆的外皮温度等,作为主要负荷监视措施,防止电缆绝缘过允许高温度而缩短电缆寿命。
2.温度监视。测量电缆的温度,应在夏季或电线至大负荷时进行。测量直埋电线温度时,应测量同地段无其他热源的土壤温度。电缆同地下热力管交叉或接近敷设时,电缆周围的土壤温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应过本地段其他地方同样深度的土壤温度10℃以上。检查电缆的温度,应选择电缆排列至密处或散热至差处或有外面热源影响处。
3.腐蚀监视。以专用仪表测量邻近电缆线路的周围土壤,如果属于阳极区,则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电缆金属套的电解腐蚀。电缆线路周围润湿的土壤或以生活垃圾填覆的土壤,电缆金属套常发生的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根据测得阳极区的电压值,选择适合的阴极保护措施或排流装置。
4.绝缘监督。对每条电缆线路按其重要性,编制预防性试验计划,及时发现电缆线路中的薄弱环节,清理可能发生电缆事故的缺陷。金属套对地有绝缘要求的电缆线路,贵州电线电缆一般在预防性试验后还需对外护层分别另作直流电压试验,以及时发现和清理外护层的缺陷。
五、电缆故障的侧寻
电缆发生故障后,一般的侧寻步骤如下:
(1)确认故障性质。根据故障发生时出现的现象及一些简单试验,初步判断故障的性质,确认故障电阻是高阻还是低阻,是闪络还是封闭性故障,是接地短路、断线,还是它们的混合,是单相、两相还是三相故障。例如,运行中的电缆发生故障时,老只有接地信号,则有可能是单相接地故障;若继电保护过流动跳闸,则有可能发生两相或三相短路,或者是发生了短路与接地混合故障。通过初步判断,尚不能将故障的性质定下来,则须测量绝缘电阻和进行导通试验;
(2)故障点的烧穿。即通过烧穿将高阻故障或闪络故障变成低阻故障,以便进行粗测;
(3)粗测。在电缆的一侧使用仪器测量故障距离,并利用电缆线路技术资料计算出故障点的位置;
(4)路径的测寻。对于图纸资料不全或电缆路径不明的,可通过音频感应探测法和脉冲磁场法,找出故障电缆的敷设路径和埋没深度,以便进行定点精测。音频感应探测法是向电线中通入音频信号电流,根据接收线圈中接收机接收到的音频信号强弱来确认路径;
(5)故障点的精测定点。通过冲击放电声测法、音频感应法、声磁同步检测法等方法确认故障点的位置。声测法只适用于低阻接地的电缆故障,对金属性接地故障的效果不佳。感应法适用于金属性接地故障和相间短路故障。
贵州电线电缆上述五个步骤是一般的测寻步骤,实际侧寻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省略其中的一些步骤。例如,电缆敷设路径很准确可不用侧寻路径,对于高阻故障,可不经烧穿而直接使用闪络法进行,对于一些闪络性故障,不需要进行定点,可根据侧寻得到的距离数据查阅资料,可直接对中间接头检查判断,对于电线沟或隧道内的电缆故障,可进行冲击放电,直接监听来确认故障点。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